代表你們好:
你們提出的《關于在地鐵車站等公共場所大量裝備心臟驟停除顫器的建議》收悉,經商最高人民法院、交通運輸部,現答復如下:
一、工作現狀和進展情況
我國院前醫療急救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辦的、非營利性的公益事業,是基本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委高度重視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一是完善急救制度頂層設計。出臺《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對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設置、網絡建設、執業行為、監督管理提出具體規范。二是加強急救體系建設。加大對急救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構建覆蓋城鄉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在全國推廣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強化與院前醫療機構的緊密銜接,共同構建一體化急診急救網絡,不斷提高醫療急救能力。三是推動公共場所配置AED。2020年9月我委聯合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統一的公眾急救培訓體系,提高AED配置水平,完善公眾急救支持性環境。四是加強急救知識普及推廣。委托專業行業組織,聯合相關社會團體,開展面向公眾的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加大對消防、交通運輸、礦山、旅游、教育等相關高危與社會服務行業應急救護培訓力度。
二、關于所提建議的答復
(一)關于加強公共場所AED配置。我委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AED的管理應用,從多個層面推動AED普及使用。一是正在研究制定公共場所AED配置及管理的指南,從技術層面明確AED規劃配置、安裝要求,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為各地科學規范鋪設提供技術依據。二是2021年我委會同交通運輸部、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共同印發《關于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的指導意見》,力爭在“十四五”期間逐步在全國交通運輸客運場站普及配備醫療急救箱,分階段在具備條件的省際港口客運站,試點配備布設醫務室或紅十字救護站、AED等醫療急救設備。
(二)關于加強急救知識普及。我委積極開展急救知識宣傳,委托人民網及相關單位,拍攝關于AED使用以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和技能的視頻,并通過人民網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進一步提升醫務人員急救水平,加強公眾急救知識技能普及。同時,組織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利用“健康大家談”等欄目和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以及電視廣播等媒體平臺,通過新聞報道、言論評論、綜藝節目、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包括心肺復蘇在內的急救知識和基本技能。
(三)關于完善政策保障。一是推動立法進程。目前,我委已將《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列入立法計劃,擬從法規層面明確政府責任,堅持屬地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保障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穩步發展。2021年1月起實施的《民法典》第184條明確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我委起草的《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中也計劃提出相應免責條款。二是加強司法引導。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倡導各級人民法院秉持培育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尚,弘揚助人為樂傳統美德的原則,在審判中強化對見義勇為行為的鼓勵和保護,為社會善行進行司法上的“托底”,徹底為好人消除后顧之憂,讓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淚”。
三、下一步工作目標和計劃
我委會繼續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落實《關于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公眾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推動重點場所AED配置投入和鋪設使用,加快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法規的立法進程,加強司法引導,營造使用AED的良好社會氛圍。
感謝你們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
?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1年9月22日